公元前597年至前538年期间,犹太王国两次被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征服。公元前587年,尼布甲尼撒二世第二次进军巴勒斯坦,将犹太王国大量民众、工匠、祭司和王室成员掳往巴比伦。直到公元前538年,波斯国王居鲁士灭掉巴比伦后,被囚掳的犹太人才得以获准返回家园,这段历史对犹太教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公元前538年,波斯帝国创立者居鲁士不战而胜,轻松攻占巴比伦。他发布文告,允许犹太人回归故国,并让他们在耶路撒冷重建圣殿。此次共有42000多名犹太人返回耶路撒冷,居鲁士还把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从耶路撒冷耶和华圣殿掠夺来放在巴比伦神庙中的5400件金银器皿交给犹太人首领带回。 犹太国先后被尼布甲尼撒二世掳掠三次人口,分别是公元前606年、前597年和前586年。直到波斯王居鲁士(也称古列)杀了新巴比伦王朝摄政王伯沙撒并占领新巴比伦后,下令允许犹太人回耶路撒冷重建圣殿。之后犹太人分三批陆续回到耶路撒冷,第一批由所罗巴伯于前538年率领,人数42360;第二批由以斯拉于前458年率领,约1500人;第三批由尼希米于前432年率领。 在叙利亚与埃及之间有一条狭长丘陵地带,东边是约旦河与死海,西边是地中海。此地最初叫迦南,后来海上民族腓力斯丁人攻占并定居,古希腊人称其居住地为“巴勒斯坦”,意为“腓力斯丁人的国家”,该地便改称巴勒斯坦。 巴勒斯坦原本住着说塞姆语的迦南人和其他部族,后来希伯莱人(即后来的犹太人)从东边迁入,与迦南人长期冲突后逐渐混合杂居,以色列部落居北,犹太部落居南。公元前12世纪至11世纪,腓力斯丁人受希腊人攻击渡海迁至迦南,希伯莱人与他们长期激烈战争。 公元前11世纪,犹太王大卫统一犹太各部落,建立以色列·犹太王国,赶走腓力斯丁人,从迦南人手中夺取耶路撒冷并定为首都,耶路撒冷成为以色列犹太人圣城。大卫死后,儿子所罗门即位,王国实力进一步发展,大卫时代开始在耶路撒冷锡安山上建造的豪华宫殿和耶和华神庙此时完工。犹太教徒将锡安山视为圣山,号召流散世界各地的犹太人“集中在锡安山周围”,这便是“锡安主义”(即“犹太复国主义”)一词的来源。 不过,这一时期王国内部矛盾也在发展。公元前10世纪,所罗门死后不久,以色列·犹太王国分裂,北部为以色列王国,建都撒马利亚;南部为犹太王国,仍以耶路撒冷为首都。公元前722年,亚述帝国国王萨尔贡二世攻陷以色列王国首都撒马利亚,俘虏27000多人,并迁移其他地区居民到以色列,以色列王国存在约200年后消失。 面对亚述帝国进攻,犹太王国国王惊慌,以24吨黄金保住宝座,成为亚述帝国附庸。此后,希伯莱人的王国只剩犹太,希伯莱人也被称为犹太人。犹太王国一直延续到罗马人统治之初,期间历经磨难,古埃及、新巴比伦王国、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西罗马都曾征服它。尤其是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于公元前597年、586年两次攻占耶路撒冷,灭亡犹太王国,将贵族、祭司、商贾、工匠掳往巴比伦,只留极贫苦的人在耶路撒冷修理葡萄园、耕种田地,这就是犹太历史上的“巴比伦之囚”。
影视行业信息《免责声明》I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018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