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眼电影 > 煤气灯下
煤气灯下海报封面图

煤气灯下

Gaslight
剧情 / 犯罪 / 黑色电影
1944-05-11美国上映 / 114分钟
看过看过
logo猫眼综合评分
7.9
星星星星星
IMDb 7.8
简介

美丽少女宝拉在亲人艾丽丝姑妈被谋杀后,一直深陷生活阴影难以走出。后来她继承了姑妈的大笔遗产,与潇洒体贴的青年钢琴师格里高利·安东相遇,生活才重新有了阳光。宝拉内心脆弱且敏感,曾为是否该与格里高利·安东相爱而烦恼,最终她遵从内心答应了求婚。 二人结婚后,在格里高利·安东的坚持下,他们回到伦敦那座发生过艾丽丝姑妈离奇谋杀案的凶宅居住。重返伦敦让宝拉心理压力巨大,姑妈被谋杀的阴影始终萦绕。但为了爱人,宝拉还是同意了。 不久后,格里高利·安东以保护宝拉为由,让她足不出户。此后家里怪事不断,宝拉感到不安和害怕。尤其是夜晚,房中的煤气灯忽明忽暗,房顶还伴有奇怪惊悚的声音,而灯光复明时,格里高利·安东就会回家。宝拉恐惧至极,开始神经恍惚,濒临疯狂边缘,可安东却称她精神有问题。 青年侦探伯林为查明真相,与深知宝拉不幸转变的史翠特小姐,对宝拉的爱情展开了缜密调查。他们来到宝拉家中,惊讶地发现,让宝拉恐惧的真正原因竟是她深爱的丈夫。原来,格里高利·安东10年前为了名贵宝石杀害了宝拉的姨母。10年后,他千方百计找到当年目睹杀人现场的小女孩宝拉,骗取她的好感并与之结婚,目的是为寻找当年失踪的宝石披上合法外衣。当他发现自己当年写给宝拉姨母的书信被宝拉发现后,态度骤变。他不动声色地利用宝拉对当年杀人情形的恐惧,制造鬼魅假象,还变本加厉地当众诬陷宝拉是神经病患者,以掩饰自己的阴谋。但他的一举一动都没逃过侦探伯林的眼睛,最终这个阴谋者恶有恶报,被绳之以法。

演职人员全部arrow-right
短评
avatar
avatar
长评
avatar
方聿南level-icon
科技使犯罪更难还是更易《煤气灯下》的标题非常贴切,煤气灯这个母题在全片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既是渲染气氛,惊悚人心的必备道具,也是女主角由心理正常转为疯疯癫癫疑神疑鬼、又由频临崩溃的状态瞬间回复信心的至关因素。 我突发奇想的是,编剧在编写本片时,是不是先由某个渠道无意中得知了煤气灯这种维多利亚时代照明工具的独特特性,觉得以此特性来引导悬疑片人物心理转折十分之高妙,然后才决定索性把整个故事都一股脑儿编到了那个时代?——毕竟,这样一个典型的黑色片故事,放在40年代的美国大都市,也完全可以成立,只不过没法再用煤气灯来作出片中的转折效果罢了。 科技的发展,使得犯罪行为有了很大的改变,很多靠偷偷摸摸就可以掩瞒过去的行为,在现代化的监控和追踪设备下一览无余,比如好莱坞黄金时代很多黑色片中高明的犯罪手法,如果暴露在《24小时》中那种上天入地的跟监手段下,几乎跟大白天明抢路人没什么区别,什么侦探暗访、取证,统统都不需要了,这就是科技打击罪恶的力量。 但《煤气灯下》却也提出了另一方观点,片中的煤气灯若是换成现代化的电力照明设施,那么丈夫每夜的鬼鬼祟祟就完全没法被发觉,最后侦探也无法借助这个优势来一举达到目的,这样看来,科技的不便,居然也成了罪犯无所遁形的因素之一。 所以精明的电影人,是善于利用科技的这种两面性,来为自己的电影增加说服力的。比如《CSI》之类的侦破美剧,就极力渲染高科技下再谨慎的犯罪也难逃法网,而《十一罗汉》之类的神偷片,又着力刻画神偷们在高科技相助下,打劫巨款时潇洒不凡的气派。 文/方聿南
comment0
影片资料

影视行业信息《免责声明》I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018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