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主角是一位艺术家的父亲,他亲身经历过国共内战,颈部还留有战时中枪的子弹。现场播放录音带,传出艺术家以子弹的第一人称口吻(“我,是一颗子弹”)的口白,讲述它所驻留的青年躯体,以及无数战争下的匿名个体。影像混合了父亲的照片、档案画面、电脑模拟图、实拍画面和艺术史画作画面等,由此引发对全人类战争、殖民的思索,指出这一在东西方不断延续的漫长进程,发展到如今就是所谓的“全球化”。口白还提及1911年同期发生的美国好莱坞工业诞生和中国辛亥革命这两个历史事件,重申了“影像 - 霸权”的命题。在作品的影音结构上,呈现出异质、暧昧的交织:幻灯片影像画面静止,有可人为辨识的中断的(半)连续性,搭配自主运作的录音带声带,这是对电影动态(由静态影格画面连续构成的视觉幻象)、音画离合的又一次杂交实验,正如艺术家所说:“录音带、幻灯片在播出……”
影视行业信息《免责声明》I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018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