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片源自澳大利亚的真实故事,一只名为“红犬”的小狗穿越澳大利亚去寻找它曾经的主人。由于红犬的故事十分感人,澳大利亚作家南希·吉莱斯皮(Nancy Gillespie)在红犬去世后,根据他人叙述于1983年出版了《红犬》一书。随后,作家贝弗利·达克特(Beverly Duckett)出版了《红犬:皮尔巴拉的流浪者》。英国作家路易斯·德·伯尼尔斯(Louis De Bernieres)结合红犬的故事出版的《红犬》成了畅销书,并于2011年被改编成电影,剧中主角“红犬”由可可(Koko)扮演。 《红犬》这部影片讲述了一只浅棕色的卡尔皮犬(澳大利亚牧羊犬)在丹皮尔的生活,此地正逐步发展成矿业重镇。市镇入口处立着的一座巨大狗雕像,启发了作家路易斯·德·伯尼尔斯创作一本关于这只狗的半虚构故事书,这本书后来被改编成了电影。 沃思表示,制作组在气候炎热、人烟稀少的皮尔巴拉拍摄的那几周里,他听到的有关红犬的故事,再次证实了这只狗在该地区的传奇地位。他说:“红犬与每个人都有互动,每当有活动或社区聚会,不管是官方的还是当地的沙滩烧烤会,它总会神奇地出现。”“结果,它成了市镇的一员。” 沃思称,这只没有主人却受到所有人照顾的狗,成了许多因工作需身处偏远地区之人的好伙伴,其中有体力劳动者,也有坐在工地冷气办公室里的中层主管,而且红犬还与当地原住民有交流互动。他说:“红犬四处闲逛,它会搭顺风车,还曾坐过火车,甚至坐过船。工人们都非常宠爱它,无论他们去哪里,都会带上它。” 沃思补充道:“这只狗有一种特殊的搭顺风车本领,它能从汽车发出的声音中辨别谁会是它的朋友。它会在马路中间等着,直到路过的车停下来让它上车。” 红犬在皮尔巴拉和西澳其他地区四处游荡。在这个盛产铁矿的地区,市镇之间相隔数百公里。沃思说,有几个当地人跟他讲过,红犬如何被一名度假的矿工带到珀斯(Perth),后来又逃出来,搭顺风车穿越1500公里回到丹皮尔。“红犬还因爱放屁而出名,我想是因为每个人都喂它吃东西,而且用各种食物喂它,导致红犬有时会消化不良。”
影视行业信息《免责声明》I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018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