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xman





他乡的童年
这个节目的意义所在,便是让大众从“教育”这个切入点去了解外面的世界、文化、思想和观念。如何更多元的看待问题,如何更辩证的思考问题。也许介绍到国家中的这些案例并不完全适用于我们,但通过这些案例,如何则其优,来让自己变得更好,这是我们需要通过这个节目去思考,去反思,去进步和实践的。
0回复
教育是中国各阶层共同焦虑的话题,无数家庭倾尽全力将孩子送往国外,只为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身为两个孩子母亲且常年报道国际新闻的记者周轶君,也有同样的焦虑。她走访芬兰、日本、印度、以色列和英国等五个国家,最后回到中国,开启了一场关于教育哲学的思考之旅。没有竞争的芬兰教育,如何向孩子诠释成功与失败?贫富差距悬殊的印度,怎样利用网络教育缩小孩子间的差距?集体意识强烈的日本,怎样让孩子理解个人与团队的平衡?影片既从孩子视角体验课堂,又从家长角度感受不同教育方式,还结合不同社会的文化、历史对教育进行深刻思考。在探寻过程中,周轶君回忆起自己的童年,也经历了一次重新审视自我的旅程。
影视行业信息《免责声明》I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018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