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起始于1900庚子年十二月三十日。上半场场景是在遭八国联军洗劫后的北京城,一家“千年茶园”重新开业。两位梳着辫子的相声演员正进行表演,一位贝勒爷突然闯入,打断了他们,随后三人在台上开启了一段十九世纪末的相声对谈。下半场,“千年茶园”开到了千禧年的上海,舞台上两名相声演员的表演被董事长信口开河的煽动演讲打断,相声表演瞬间变成了动员大会。 自1985年推出《那一夜,我们说相声》后,用相声形式创作完整的剧成了【表演工作坊】的招牌。实际上,赖声川首次尝试以相声形式创作舞台剧时,从导演到演员都没把握已式微的这种表演形式能否重回舞台,所以《那一夜,我们说相声》在创作群心中只是一次实验。没想到该剧反响极大,不仅创下当年舞台剧连续演出场次纪录,还让这一被遗忘的表演形式重获生机。 在中国众多表演形式中,喜剧形态较少,京剧中的丑角只是点缀。“相声”以独特的说学逗唱针砭时事,为百姓生活增添乐趣。传统相声段子时长约15 - 20分钟,且段子间无关联,这与【表演工作坊】的相声剧有本质区别。表坊的相声系列每部戏都有完整主题,段子间要顾及剧情发展。比如《那一夜,我们说相声》探讨传统艺术没落,《这一夜,谁来说相声?》解读解严后的两岸关系。兼顾剧情发展又褒贬时事的相声作品,对创作者是巨大挑战。 早在三年前表坊就有千禧夜演出相声剧的想法,但对于千禧夜是99年底还是2000年底争论不休,最终在格林威治天文台佐证下,确定是2000年底。面对新世纪,创作者感触颇多,赖声川认为展望前景时应看看百年来不变的东西,于是以千年茶园为背景的这部相声剧诞生。 熟悉表坊相声系列的人对“华都西餐厅”不陌生,而《千禧夜,我们说相声》场景设在有千年历史的茶园。戏开场是1900年的北京,经历八国联军后茶园惨淡开业,两位落魄相声演员准备开讲,其中一位遭闪电袭击有了预知能力,还会陷入重复语言的鹦鹉状态,此时遇到爱说相声的末代皇族贝勒爷,三人展开十九世纪的对谈。下半场在二十世纪末的台北,“千年茶园”戏台搬到台北,两位相声演员为演出忙碌,其中一位记录的梦与上半场呼应:这一夜茶园来了为竞选做准备的民意代表,三人又展开二十世纪末的相声对谈。千年茶园无论在北京还是台北,两位相声演员总会遇到表演克星,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末的小市民也总遭遇啼笑皆非的窘况。不管是百年前的预言还是梦境,二十世纪末,《千禧夜,我们说相声》献给这片土地上奋勇前行的所有人。
影视行业信息《免责声明》I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018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