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 年,在毛泽东领导的大罢工浪潮中,毛岸英出生了。随着年龄增长,岸英展现出关心政治与军事的强烈上进心。他常组织同学开展研讨会和宣讲会。凭借自身努力,他先后进入列宁军事学校和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成为一名合格的苏军指挥官。岸英投身苏联红军大反攻战斗,跟随坦克部队从白俄罗斯一路打到波兰,跨越欧洲,最终直抵法西斯的老巢——柏林。战争胜利后,岸英接到回国命令,临行前,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接见了他,并赠送一把精致小手枪。 毛岸英回到延安,毛泽东亲自前往机场迎接,父子重逢,场面十分动容。之后,毛岸英跟随父亲转战陕北,来到黄河边上的佳县。毛主席让岸英到土地改革的一线去锻炼,深入了解中国农村。于是,毛岸英东渡黄河,先后前往山西和山东参与土改工作。毛泽东还让毛岸英利用出差机会回湖南老家看望乡亲,并为杨开慧扫墓。毛岸英扫墓归来,到板仓的贫苦农民家中,将父亲给的所有稿费都送给受灾乡亲。回到北京后,毛岸英向毛泽东汇报家乡农民生活依旧艰难,当毛泽东看到儿子带回的野菜时,不禁潸然泪下。 志愿军初到朝鲜,在两水洞战斗中旗开得胜,随后发起第一次战役,给予伪六师毁灭性打击,取得入朝作战的首场胜利,还重创美军第一骑兵师。后来,美军侦察机在大榆洞上空盘旋一个多小时后,四架美军野马式战斗轰炸机突然飞来,投下上百枚凝固汽油弹。瞬间,熊熊烈火蔓延开来,形成一片火海,毛岸英不幸壮烈牺牲。
影视行业信息《免责声明》I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018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