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特·冯·许士尼格,库尔特·许士尼格(Kurt Schuschnigg,1897年12月14日~1977年11月18日)博士,原名库尔特·冯·许士尼格(Kurt von Schuschnigg),奥地利政治家,他在1934年接替被奥地利纳粹党刺杀的反对德国吞并奥地利的恩格尔伯特·陶尔斐斯(Engelbert Dollfuß)成为奥地利第一共和国的总理。1938年3月12日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后,被囚禁至1945年,被进驻的美军解救。战后曾在美国担任政治学教授。许士尼格在当时属于奥匈帝国的里瓦德尔加尔达市(Riva del Garda)出生,该地今天属于意大利特伦托省(Provincia autonoma di Trento)。他在一战期间加入奥匈帝国军队。战后,他在茵斯布鲁克做律师。1919年,奥地利废除了贵族制度,去除了许士尼格名字中的“冯”(von)。1927年,他加入基督教社会党,并获选为奥地利国民院(Nationalrat)成员。他不信任准军事国防组织保安团(Heimwehr),在1930年创立东部边区冲锋队(Ostmärkische Sturmscharen)。1932年,恩格尔伯特·陶尔斐斯任命许士尼格为司法部长,后者在1933年成为教育部长。1934年,陶尔斐斯被刺杀。舒斯尼格继任为新任联邦总理。自1934年以来,许士尼格就试图阻止纳粹主义者掌权,1936年10月,他解散了保安团。然而,1936年下半年的国际形势,对纳粹德国十分有利,他的保护伞意大利法西斯独裁者贝尼托·墨索里尼和纳粹德国元首阿道夫·希特勒联合,许士尼格的统治便开始动摇。1938年2月12日,他与纳粹德国元首阿道夫·希特勒在德国巴伐利亚州东南部的阿尔卑斯山脚下的贝希特斯加登(Berchtesgaden)会面,此地距离奥地利萨尔茨堡20公里。希特勒迫使他让亲纳粹的阿图尔·赛斯-英夸特(Arthur Seyss-Inquart)加入内阁。许士尼格返回奥地利后,不久宣布将于3月13日举行公民投票,尝试维持大局。希特勒闻讯后,担心投票结果不利,先是要求许士尼格取消公投,等到许士尼格同意后又要求他辞职,改由阿图尔·赛斯-英夸特接任。奥地利总统威廉·米克拉斯(Wilhelm Miklas)初时不愿任命赛斯-英夸特为总理,最终在德国的军事威胁下屈服。许士尼格在3月11日辞职。赛斯-英夸特成为总理后,德国军队在3月12日早上就进驻奥地利。许士尼格被纳粹党囚禁,在1945年美军进驻后才获得释放。二战后,他移民美国,于1948至1967年在圣路易斯大学任政治学教授。他于1977年在奥地利西南部阿尔卑斯山谷之中的小城因斯布鲁克(Innsbruck)去世。